Search

▌給職業講師的三個關鍵營運迷思:不要追求高大上,追求定位,追求卓越​

昨天是...

  • Share this:

▌給職業講師的三個關鍵營運迷思:不要追求高大上,追求定位,追求卓越​

昨天是教師節,我就分享一篇職業講師該要清楚的一個概念​
這也是最近的體悟​

就是職業講師的追求,職業講師追求什麼?​

▌迷思一:追求課程品質不追求邀請數量​
很多初入行業的講師會追求課量,也就是一年會有幾場課程的邀約,這是一開始很多老師心中默默地追求,所以階段最關鍵的就是要懂得行銷與課程優化同步並行,但是這時就會和講師圈中一個重要且傳統的概念牴觸「把課程品質做好!自然就有課量了!不要分心去學行銷!旁門左道!」花若芬芳,蝴蝶自來。​

一位初入行的講師常把這句話掛口中,他前幾年活得挺慘的機會比較高​

因為事實上,回歸問題的本質:「你怎麼確定課程的品質是對的?這件事情只有市場可以告訴你」所以分配一些時間做行銷,其實是可以增加你的鍛鍊頻率​

一個月一場?那鐵定是不夠的,不管是生存還是磨練。最起碼一個月五到六場吧!要先有這個頻率才有基本的教學手感與抗壓性的鍛鍊!​

假如與管顧合作一場初期鐘點三千,一天六小時的課程,那就是一萬八,一個月就有機會過十萬,年薪就破百了!​

但是要是你只追求精緻那呢?錯!這就是最大的誤區,你面對市場的頻率低到連品質的辨識可能都有問題了,一個月兩三場?基本上你的教學頻率低到你面對意外狀況的機會可能都沒了​

而行銷,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寫文章,讓大家看見你,或是進行Podcast(目前比較少講師在做)進行一個長期的曝光與行銷,而且講師的行銷是屬於內容行銷,在行銷內容產出的過程中肯定會有更多的學習與進步,反而才是一個正向循環。​

給一個最簡單的寫作方向就是撰寫四類文章:讀書心得、時事分析、活動紀錄與教學心得的文章。​

▌讀書心得讓你成長,因為你要閱讀​
這是所有講師都要有的基本能力,家中藏書沒上百本都、精讀三十本書之前,都還不夠,或者你可能連職業講師的閱讀策略都沒掌握住;​

▌教學心得讓你反思​
因為你要留心上課中學員所有的反應與成果,虛心地檢討,多方的比較,自然而然教學品質就提升了,所以頻率不夠在多方比較時就缺乏基礎;​

▌時事分析,求觸及、也讓教學內容符合潮流​
最好跟專業有關,但是就算是沒關也可以,因為這類型的文章有時勢潮流,目的是讓你曝光,時勢潮流文社群平台會有加乘性的觸及率,也會讓你的教學內容是與時俱進​

▌建立親切感與人味,不好為人師​
而活動紀錄?第一點你沒舉辦活動,就無法寫,所以這一部分在提醒你的不能只有寫作,還需要線上或是線下的與你的學員進行直接的面談與分享活動​

以前我都會說「線上觸及率、線下影響力」但是在疫情之後就沒這區別了,就三不五時地與學員或是對你好奇的族群與你有些非純教學的交流機會吧,人味才會比較重​

所以要是你還不知道要怎麼行銷?就開始寫這四種文章吧!​

一下寫太多了,本來要討論的定位與卓越都還沒寫到,但是就這樣吧!要是想要看卓越與定位的相關建議,就等幾天吧!我還是會分享出來的。就先送大家一句話​

切入市場沒有先後只有定位​

而關於定位這一個概念卡住你一輩子,你只會在別人完成了之後才恍然大悟「啊!對齁!也可以這樣做」但是你就是這幾年沒做過,而未來的幾年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就先努力吧」​

改天就再跟大家分享了!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真實知識與商業思維的傳教師;將真實職場中會遇到的問題與需要的營運思維傳遞給大眾,讓每個人都擁有傳遞價值的能力
View all posts